浑源县裴村乡凌云口村南靠凌云峪,北临浑河川,是山里山外的交界处,素有“山里城”之称,便于据险守御。村中有2000多口人,因这里水源充足,近年来村民以种菜为主,所产蔬菜销往全国各地。 在该村南左岐山院和村西的王祥虎院,曾经分别是凌云口村抗日县政府驻地及执法营营部。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之后,遵照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八路军杨成武独立团和678团开始创建“浑广灵”抗日根据地。9月下旬,杨成武独立团派石含英到浑源王庄堡开展工作。10月8日,678团趁日军立足未稳,收复浑源县城,成立浑源县抗日政府,二营组织干事张铸久任浑源县长。这是我党在大同东部地区最早建立的抗日县政府。随后,678团又在该县土岭建起一支100多人的抗日游击支队,活动于浑源西南山一带。 1938年2月,曾先后任五台县、浑源县牺盟会特派员和繁峙县县长的于寿康,调任浑源县县长。3月17日,于寿康领导的抗日县政府机关,在执法营3个连的保护下从南山土岭村迁到凌云口村。原因是凌云口村南靠凌云峪,北临浑河川,既便于开展川下工作,又便于据险守御。 该村青年自卫队长左尔仁、穆秉衡等人积极配合县政府工作,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群众抗日组织逐渐发展壮大。随后,县政府在村内设了座铁匠炉,打造刀枪,武装群众,操练杀敌本领。后来日本侵略军三次“围剿”凌云口村,放火烧毁房屋800多间,抗日县政府驻地左岐山院也被日军烧为灰烬,现只留房屋残基。执法营营部所在地王祥虎院后来土改时分给村民郝维林居住,原来的三间西房已倒塌,郝维林重新盖了北屋,院内原状已基本改变。 (责任编辑:sw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