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人才网新闻,大同人才网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大同人才网 >> 大同人才网资讯 >> 大同新闻 >> 打造“民宿+” 丰富乡村文旅产业内涵
打造“民宿+” 丰富乡村文旅产业内涵
2025-04-22|资讯来源: 大同人才网|查看: 189

乡村民宿作为经济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县区的多个乡村,或古色古香,或淳朴自然,或精巧灵动,正在激活乡村旅游“一池春水”。为了让更多游客留下来体验丰富的乡村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我市多数运营乡村民宿的文旅经营主体在提升民宿品质和特色的同时,通过丰富业态、创新发展、多元发展,不断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确保游客“留得住、吃得好、玩得嗨”,力争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今年清明假期过后,为迎接即将爆火的大同“文旅热”,不断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全市各县区尝试推出丰富多彩的“民宿+”产品,以“民宿+采摘”“民宿+研学”“民宿+养生”“民宿+休闲”为发展主线,打造推出了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客栈品牌,加速乡村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以天镇县为代表,李二口唐坊·长城驿站融合了历史遗迹与现代雅致的独立庄园别墅式民宿,与孤品“错长城”仅一步之遥,粗犷的夯土城墙与庄园的几何线条隔空对话,黄土色历史肌理碰撞纯白极简建筑,呈现了“时空折叠”的视觉盛宴。双层纯白别墅临水而建,以自然水系为脉络,木栈道蜿蜒穿行,流水声与风过松林合奏,于山水相依间,尽显依山傍水的悠然意境。夜幕降临,星河璀璨,长城在月色下蜿蜒,宛如一幅雄浑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眼前铺展开来。

  “‘民宿+长城’的独特风格,为游客提供独具美感、内涵的住宿体验,享受到民宿带来的空间美学设计,体验到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唐坊·长城驿站相关负责人说,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既有斑驳的时光痕迹,又有现代生活的优雅格调,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里不仅仅是一家乡村民宿,也是集餐饮、休闲、观景于一体的休闲娱乐汇集地,还是一处家庭聚会、公司团建、商务接待的边塞驿站。

  李倩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也在李二口村长城脚下经营着一家民宿,她说:“像我一样返乡经营文旅产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村里的乡亲们也随着文旅产业的兴起不断加入这个行业,这几年延伸了采摘、研学、养生、导游等,业态越来越丰富,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钱包也鼓起来了。”

  “仅靠发展民宿,还不足以支撑起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生态,还需要打造集吃住游娱为一体的度假链条,才能真正留住客人。”采访中,天镇县薛三墩村乡村旅游振兴示范项目运营团队对“民宿+景区”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春暖花开时,来到这个边山峪口的塞上古村落,你可以看到几百年的龙文化庙宇和晋北孤株“明开夜合”卫矛古树,可以与近千年的戍边长城文化村落、上万年的断块山脉拥抱亲近;可以在“乡村茶咖”远离尘嚣纷扰,独处时品茗一杯清香,放空静思;可以在“树下酒馆”品一盘天镇熏肉,喝上几两边城老酒,与好友谈谈理想;可以在“七星军帐”烤上一只胡羊,仰望繁星,与亲人回忆过往;也可以在“靠山窝”和孩子一起捉个蝈蝈儿,挂在窝口,听它歌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各县区从产品结构出发,有的纵向发展康养小镇、高端民宿客栈、中端特色民宿客栈以及接地气小型乡村精品民宿客栈,有的横向发展康养、农耕田园、民俗文化、文创IP、休闲度假等各具特色的民宿,积极引进民宿企业或投资人,培育本土经营户,引导产品重创意、显特色,充分结合当地乡村文旅资源,开发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民宿产品,形成以云州区、灵丘县、天镇县民宿群为代表,百花争艳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

  “从民宿与生态的自然结合、民宿与文创的艺术碰撞,到民宿与社交的活力释放……我市乡村民宿产业作为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民宿+’为游客打造出不同形式的‘诗和远方’,已成为乡村文旅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市乡村振兴协会会长吕志刚说,乡村民宿产业也带动了乡村就业和经济发展,民宿的经营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同时,民宿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制作等,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据了解,国家文旅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以乡村民宿开发为纽带,开展多元业态经营,拓展共享农业、手工制造、特色文化体验、农副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综合业态,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有效发挥带动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温馨提示:以上打造“民宿+” 丰富乡村文旅产业内涵的资讯来自大同人才网(大同人才网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大同招聘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大同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dtrcw.net/news/newsdetail-20546.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大同人才网保安招聘大同人才网司机招聘大同人才网会计招聘
大同云冈区大同开发区大同招聘网山西博才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