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秋风送爽,金秋十月,全市有机旱作农业迎来丰收季。田野上农机穿梭,秋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云州区、云冈区等有机旱作农业种植基地,金灿灿的谷子、红彤彤的高粱绘就出一幅多彩的田园画卷。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抓住晴好天气,及时组织协调各类机械投入秋收工作,加班加点抢收快收。“我的谷子、黍子用机器收割,一天能收30余亩,现在都已经收割完毕,快得很。”云冈区高屯村村民殷福元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市将有机旱作农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今年重点实施有机旱作农业膜下滴灌81.5万亩,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项目区粮食单产提升200斤以上。还实施了阳高县、云州区2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10万亩“吨粮田”创建、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等项目,实现玉米大范围大幅度均衡增产。同时因地制宜引进选用新品种,在云冈区七峰山下海拔1400多米的坡梁地上,市青山兴谷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全膜覆盖种植的1000余亩蒙龙香谷,产量突破当地旱坡地亩产最高纪录。该合作社理事长殷兴文兴奋地说:“刚才测了一下,每亩地产量在550斤左右,属于大丰收了。”
随着粮食的收割,我市承担粮食仓储、烘干、加工等任务的企业也进入繁忙时节。在云冈区国禾天元现代农业公司,每天前来销售玉米的车辆络绎不绝。秋收开始后,该公司敞开收购,解决了农民存放粮食缺少场地的问题,加快了秋收进度。
目前,全市各县区秋收工作正有序开展。据市农业农村局最新统计,截至10月12日18时,全市秋收面积261.8万亩,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9.5%,其中,玉米124.8万亩,大豆16.4万亩,马铃薯14.6万亩,谷子26.7万亩,高粱11.1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2.4万亩,油料17.2万亩。
下一步,我市将组织各县区加快秋收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同时,做好秋翻地、地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等相关准备工作,为高标准完成明年粮食生产打好坚实基础。
灵丘县举办文旅微短剧大赛
记者昨日从灵丘县文旅局获悉,该县将举办主题为“跟着微短剧游灵丘”文旅微短剧大赛,即日起面 ...
灵丘县“一条龙”式文旅大餐盛迎游客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连日来,灵丘县精心准备以“文艺赋能山水·‘五一’畅游灵丘”为主题的 ...
我市安排酒店游客接驳工作
为全面提升“五一”假期来同游客服务质量,方便部分大型酒店游客前往云冈石窟和大同古城景区游 ...
晋创谷·大同携手大同大学加快成果转化
4月28日,记者从大同智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晋创谷·大同和山西大同大学再度实现双向 ...
郭家窑乡: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沃野田畴,阡陌交通,乡村原野,生机勃勃。日前,大同日报社“美丽乡村行 ...